张弛有度 提升复习效率

点击数:859 | 发布时间:2025-06-05 | 来源:www.dwfjzx.com

    2017考研备考学习群:
    158299658

    有如此一群考生,他们孜孜不倦、废寝忘食地复习考研有近一年之久,你看到的永远都是他看书复习的疲惫身影,不幸的是他们总是最后没达成我们的考研梦。还有另外如此一群考生,你既能够看到他们复习时严肃认真的表情,也可以看到教室外他们轻松自如的身影,而他们好像成为考研大军中的宠儿,备受喜爱。为何第一类考生的辛苦付出却没得到丰厚的回报呢?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缘由:

    第一,绷得过紧,战线太长。考研势必会给考生带来肯定的紧张感,适度的紧张感可以促进考生加快复习的进度,提升复习效率。但过度的紧张,就会致使悲观情绪,甚至没心思备考,从而影响考生的复习。试想,假如2017年的考生,从2016年1月份就开始紧绷着神经开始高强度的复习,那样这种高度的紧张感将随着他一年,这是不可想象的。更何况,伴随考研日期的临近,一般这种紧张感会愈加强烈,因此,刚开始就伴有高度的紧张感对考研复习来讲也是极其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

    第二,复习强度过于平缓,没变化。无论是考研的公共课英语、政治、数学,还是各门专业课,都合适于“多轮复习”或是“阶段性复习”的办法。每一轮的复习所需要的复习强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复习强度是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因此,一直维持高强度的复习或者一直维持低强度的复习都是不科学的。

    针对以上几种状况,我建议广大考生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张弛有度。对于考生来讲,一周有六天高效率的复习就够了。剩下的那一天,可以去打打球,做做运动,也可以看看电影,逛逛街,这类活动既能够训练身体,还可以愉悦心情,更为要紧的是,这种适合的放松,可以提升复习效率!为何如此说呢?科学证明,在运动员的练习过程中,产生疲劳是非常正常的,没疲劳的产生就没恢复和运动能力的提升反过来没疲劳的恢复就谈不上运动练习水平的提升。因此,隔天练习成绩会增长的道理为每个运动员所知。同理,在每周六天的紧密复习之后,用一天的时间来休息放松,做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是一种科学有效、轻松考研的方法。

    第二,多轮复习,强度渐进。多轮复习办法一般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以政治为例:第一轮4月––6月,为打基础阶段,此阶段不适合高强度复习,以通读教程或讲义为主,对所考科目有个完整的认知第二轮7月––9月,为强化阶段,在打好基础的层面上过做题对要点进行强化,此阶段的复习强度应高于第一轮第三轮十月到12月,为冲刺阶段,是对重点、难题的一个重新记忆和理解的过程,并掌握用所记忆的要点来剖析、解决问题,此阶段的复习强度为比较高。

    中国的古时候哲学崇尚“中庸”之道,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倡导“中道”之法,两者一同之处就是倡导任何事要又张有驰,既不要不及,也不要过头。考研复习便是这样,张弛有度的复习不但有益于保住革命的本钱,更是你考研复习的科学渠道和较佳境界。

    此时此刻,2017考研学子已经开始了考研之旅,无论前面的复习的道路有多么艰难,无论复习过程中有多少魅惑,相信大伙都会坚定目的,努力向前的。为了便捷大伙学习,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全年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所有你不知道的都会一一助你解决。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伙推出考研直播课堂,不出门就能轻松学习!

    推荐阅读:

    怎么样打消负面情绪,全力备战2017考研?

    考研人的十大“乱”,你中了几个?

    谈谈二战考研的双面性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https://www.bzgdwl.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

  • 中国考试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